2015年第一季度感动医院十大人物候选人

2015-05-04 08:59:36来源: 开封市中心医院

 

2015年第一季度感动医院十大人物候选人
编者案:在过去一年中,“感动医院十大人物评选”活动通过认真扎实、自下而上的评选、颁奖晚会的成功举办,在全院乃至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极大地提高了全院职工争先创优、服务患者的积极性,弘扬了社会正气,营造了文明和谐氛围,推动了医院文化建设,凝聚了正能量。为此,院党委决定,2015年继续开展以“热爱医院、建设医院、感动医院”为主题的“感动医院十大人物评选活动”。
     他们是一批在我院医疗卫生战线上默默工作着的卫士,他们有心怀群众的大爱,他们扎根基层、一心为民,不断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卫生工作者的职责。本期,将为大家介绍的是今年第一季度感动医院人物候选人的先进事迹。
 
一、 冯宝玲
冯宝玲,财务部主任。在卫生系统她率先开展 “资金预算管理”,确保医院业务和基本建设的资金需求。2014年财务预算管理及内控制度检查工作结果显示---开封市中心医院预算执行率做得最好,得到了市卫计委的高度评价及通报表扬。
“财务工作无小事”,工作中严于律己的她常常这样告诫她的团队,她还再三强调一定要严格把控,通过资金更有效合理地配置实现资金安全高效地运转,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医院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几年前相关项目改造,她始终以财务原则为基础,多角度精心策划细心设计,为医院节约资金数十万元。她这种把工作当事业,把工作职责与医院的发展和命运紧紧链接的精神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2014年创卫工作中,她第一个率先值夜班,面对各种检查、各种年审,为了给医院节约每一分钱,争取最大的利益,她据理力争,来往于医院与各个部门之间,加班加点不辞劳苦。由于常年伏案工作,有次她颈椎病复发,深夜在急诊科输液完毕后,由于科室工作繁忙,第二天,她又回到了工作岗位,继续坚持工作。
 
二、 张万宏
张万宏,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身患重病需要手术的他面对忙碌的科室将自己的手术一推再推,最后终于定下来了。然而就在此时,一位患者突发视力障碍,家属急切的心情,让人不忍耽搁。张主任沉思了一会,还是决定把手术安排在自己手术的前一天晚上。明日自己手术,今晚自己为患者手术,需要禁食、术前身心准备的他,却用集中精力为患者做术前准备,透支的不单是身体、心理,更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手术进行得比较艰难,患者颅内肿瘤较大,出血较多,从晚上7:00进行到23:30分,张主任走出手术室,疲惫中略带饥饿感,想吃点什么时忽然想起明日自己要以患者的身份做手术了,第二天他将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到手术室。
第二天,他麻醉初醒,第一句话是昨天那个鞍区脑膜瘤患者醒了没有。在座的有医生,有护士,也有医疗以外的朋友们都震撼了,为他身上所绽放的职业和人格精神而深深地感动着。
用生命感受生命,我们才能理解生命的珍贵,用痛苦感受痛苦,我们才能理解病人的不易,这是张万宏主任给我们每一个做医护的最真挚的感动与教诲。
三、 皮白木
皮白木,眼病医院眼表科主任。他发展壮大了眼表专业,手术量从一年几十台到现在的九百多台,他创建了开封市唯一一家干眼检查室,还成功申请了省级科研项目。我国著名眼表专家孙秉基教授曾称赞他为河南省眼表专业的后起之秀,技术水平与省级眼表专家相比毫不逊色。由于眼表专业人员配置不足,他每天提前来医院查房,然后八点准时开始门诊工作,到了下午还要进行手术。多年来始终如一。他踏实认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感染病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四、 段保民
段宝民,急诊科副主任。20年前,刚进入急诊科时,当很多人把急诊科看成劳动改造想方设法要离开时,他却留下了,他把这种苦和累看做是通向成功的历练,看作是一种守望;“高级搬运工”称号在他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所有这些激发了他无限拼搏上进的决心,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急诊科的出路。2001-2002年在长征医院进修学习,成为我院第一个进修重症医学的医生,取回了真经,把重症救治技术作为急诊科发展的核心技术,成立了第一个由医生管理的ICU,完成第一例鼻空肠管放置,购置了急诊科第一台进口呼吸机,完成第一例院外完全复苏患者,第一例多脏器衰竭血滤成功患者,第一例肠内营养等等。每年救治近二百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等等。最重要的是建立了急诊-急救-危重病一体化体系,为今后急诊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2005年的急救比武至今作为教练的他培训出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十位之多,多次荣获河南省团体一等奖,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五、王桂林
王桂林,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首席专家。47年的从医之路使得他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有较高的造诣。自组建我院消化内科以来,他精心培养打造出色专业队伍,率先开展了数十项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的新业务、新技术。在退休返聘期间,为我院消化专业水平的提高做了大量工作。
以看病认真,解释耐心,用药合理,服务热情周到,他赢得了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和爱戴:病人慕名远道而来,有的数十年有病就找,有的一家三代都让他看过病。王桂林同志退休后,多次谢绝外院的高薪聘请,以一名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仍然全身心地投入到为病人解除病痛之中,为医院的发展、专科建设贡献发挥者光和热。每天他以70多岁的高龄,按时坚持门诊、细心查房、亲情带徒、兼任全院医疗讲评或病案讨论工作。每次门诊要接诊约40名患者,常年晚下班、早上班。并在院报上发表十多篇医院如何建设发展的思虑,工作中向年轻医生言传身教丰富的临床经验。
六、 刘 锐
锐,骨三科病区主任。这已经是他今天做的第三台手术了。夜已经深了,病房外急救车还在不停地响着。窗外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不时敲打着玻璃窗,沉寂的夜空并不能抚平他忐忑不安的心情,对母亲的牵挂如抽丝般隐隐剥离,丝丝牵挂,丝丝揪心。此时他的母亲胃部大出血正在普外科进行抢救,呼吸机维持着微弱的气息,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还不稳定。他不仅是救死扶伤的大夫,还是一位母亲的儿子。“刘主任,又来了一个病人,男,13岁,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需要急诊做手术。” 他来不及喝一口水,就奔向了下一台手术。今天的第五台手术已到深夜。“主任,快回去看看阿姨吧”! 他轻揉双眼,平静的说:“没关系,把妈妈交给他们,我放心,我相信任何一个医生都会尽全力去救治病人的。”
七、曹凤莲
曹凤莲,口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口腔科所使用的器械即小又多且繁杂、沟、隙、裂也多,特殊器械要求高,经常给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经过多年的探讨、学习、总结经验,整理了一套适合口腔器械的较完整地回收、清洗、消毒灭菌流程,从而达到较好的清洗的效果,达到临床满意。在2014年度消毒供应中心验收当中,她总是战斗在工作第一线。在紧张的工作中,她经常感到胸闷、心慌、眩晕等不适症状,心脏早搏频发,拿点药一吃,稍事休息带着病继续工作,并告诉自己不能倒下,要坚持。在她消毒的世界里永远铭记着一句话——治好病又不传染病是我们的良心和天职。
八、付志新
付志新,神经内科科主任兼任神经内科重症病区主任。他工作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常年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周日及节假日到病房查房,因春节期间神经内科病人多,ICU病区危重抢救病人病情不稳定,随时有生命危险,家属情绪不稳定,沟通难度大,付主任每日投入临床一线工作并兼任绿色通道二线值班,随时掌握病人病情动态变化,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经济贫困的患者尽量想尽办法用基础的检查治疗以达到患者的满意,为救病人之急经常自己垫钱让病人检查治疗。前几日科室收住一位40多岁脑出血患者,患者家中只有年迈父母,无妻无子,经济困难,付主任夜间将患者收治神内ICU后直接为患者上缴两千多元钱住院费用,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患者及家属充满了感激之情。作为神经科六个病区的科主任,严格要求科室每一位职工,大胆管理,每日的业务查房以自己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努力为医院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九、徐建军
徐建军,五福路院区影像科主任。癌症术后恢复中,正值我院五福路院区影像科筹建时期,他不仅全力配合院影像科主任完成了五福路院区影像科筹建工作及影像科的整合工作,还担起了五福路院区影像科主任的重担。在人员配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以院为家,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影像科安装调试。五福路院区开业后,由于设备功能和操作有所不同,对新机器的操作不熟练,功能及性能不甚了解,和科室同事一道加班加点的刻苦钻研,很快对机器性能更加了解,操作技术日臻熟练。克服各种困难,开展了我院从没有开展的新的波普成像、弥散张量成像(DTI)、全脊柱扫描、全身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特别是弥散张量成像、全脊柱扫描、全身弥散成像,为开封地区首家开展此项检查的医院,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可靠的诊断依据。另外,他引进并实施了CT引导下颈、腰椎间盘修复技术,同时邀请俄罗斯专家来五福路院区进行学术交流并联合为患者实施了手术,为颈腰痛患者提供了一项新的治疗手段,该项技术国内领先。
 
十、王松江
王松江,儿科主治医师。王松江夫妇又都在同一个儿科当医生,工作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自己的双胞胎女儿都4岁多了,两个孩子日常生活大都是孩子的姥姥在照顾,包括上幼儿园的接送。两人的多数时间都献给了儿科事业。     除了繁忙的工作,夫妻俩目前还都在攻读着硕士学位课程,“一家4口都在上学,我去年考上硕士生,两个女儿同年上幼儿园,3个学生都将于2017年同一年毕业。”王松江风趣地说。
除夕夜,儿科老护士长李红专门为科室里值班的医护人员预定了热气腾腾的水饺,王松江也带着两个女儿匆匆赶来医院,看望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妻子,一家人在病区里得以团聚吃了顿饺子。
病区夫妻,病区里的家庭团圆是一道温暖而感动的画面,也是一道爱的风景线,夫妇以事业为中心的家庭团聚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