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和仔细是拒绝平庸的分水岭,责任和周到是工作的试金石,勤奋和努力是永远向上的风向标。我将努力去做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实践者,以更加昂扬的状态、更加精湛的医术为患者提供服务。——李拥军
李拥军,男,1994年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04年在北京协和医院ICU进修学习,现任开封市中心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EICU)主任、主任医师。兼任河南省医学会重症学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首届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委员、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灾难医学专科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委员、开封市医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开封市医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在中华系列、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一、视患者为亲人,医德高尚护安康
李拥军主任已经在急诊医学科的岗位上坚守了二十余载。二十多年的默默奉献,他以精湛的医术把无数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二十多年的从医生涯,锤炼了他勤勉尽责、求真务实的崇高品质,始终能够做到心中有患者、心中有同志。EICU收治的患者多为急危重症,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他每天提前1小时到医院,查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及各项化验结果,科室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及检查结果,他都记在心里,令科室同仁都佩服不已。
每天查房时,他不怕脏、不怕累,亲自给病人吸痰、观察痰的颜色、量、性状,观察病人的大便、尿液……他把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待患者如亲人作为自己的终身信条,全心全意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服务和帮助。他常说作为临床医生,“临床、临床”,就是要回到患者身边,用自己最仔细的观察,提供最贴心的医疗服务,用最短的时间缓解患者的病痛。
二、视医术为生命,精益求精济苍生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李拥军主任常常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他发扬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科学精神,及时追踪国内外本专业的发展动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作为EICU的负责人,他视医术为生命,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气道管理、中心静脉置管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机械通气、床旁CRRT、床旁支气管镜检查等技术操作,主持参与的课题——肌钙蛋白、D-二聚体及胱抑素C的测定在急性胸痛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先后荣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叁等奖、开封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使我市急诊救治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危重症患者抢救率大幅度提升。
三、以学习促提升,孜孜以求谋发展
EICU是收治危重病人的场所,对处于治疗及观察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的能力要求很高,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直接代表着EICU的工作质量和救治水平。李拥军主任始终把科室人员的持续培训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先后选派科室业务骨干到北京协和医院、广东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有关重症医学的先进知识、技术和理念。经过不断的进取发展,科室的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经皮胃镜引导下胃造瘘术、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经腹腔腹内压监测术、床旁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术和紧急气管异物取出术、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床旁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等床旁新技术已经能够常态化开展,为区域内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四、以誓言铸忠诚,不忘初心勇担当
2020年,面对突入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李拥军主任挺身而出,在抗击疫情中践行誓言、铸就忠诚。作为开封市抗击疫情专家救治工作组成员,他常常深入一线会诊新冠肺炎患者。当战疫命令传来,他毅然担起河南省第十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开封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的重任,奔赴武汉抗疫前线,扛起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发热十二病区主任的职责,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在武汉26天与病毒面对面的工作中,他带领援鄂队员,接诊39位患者(其中9位重症、3位危重症患者),凭借娴熟的业务技能和科学的救治、防护流程,病区实现了零死亡、零复发、零转入ICU,零医护人员感染,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春暖花开,圆满完成援鄂任务的李拥军主任,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李拥军主任常说,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我无怨无悔!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工作之余,他甘愿当一个志愿者,深入到社区、学校、工厂,宣讲急救小常识,示范徒手心肺复苏,普及各种急救知识。现在,李拥军主任培养的每一位编外急救人员,正作为一颗颗救护生命的种子,在开封的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为守护群众的健康事业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