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带徒心得点滴
-----首席专家张树言
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医院开展“名师带徒”活动还是首例,要求高,压力大。初始,颇有为难之感。如何带?我能教给他们什么呢?我苦思冥想,忽然,想起古人的一句话:“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的道理,是这样。状元的老师不一定是状元,孔子、孟子的老师也不如他们,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与蓝”的道理是大家公认的真理。于是,增加了我带徒的信心。“老马识途”老师象老马一样把路带好,把方向指好,不走弯路,错路,更快的达到目的地就行了。老师的任务就完成了。路还靠他们自己走。路走的好坏还要看他们自己。
临床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经验科学。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千变万化的,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临床表现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去细心观察、去认识。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用自己在临床上工作40多年的经验教训,帮助学生尽快的成长为具有医疗、教学、科研能力的好医生。
那么好医生的标准是什么?必须具备有:1、高尚的医德2、高度的责任心3、精良的医术4、良好的与病人沟通的能力。这四条中前两条最重要。要想当个好医生,必须先修身养性。首先要明确医生的天职是什么?是治病救人,责任重大,要象白求恩一样为了医疗事业可以牺牲一切。所以,你对待病人要有爱心、同情心和高度责任心。你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你的一举一动关系到他们健康和生命。所谓“人命关天”。不允许你有半点疏忽大意。所以要求医生要养成严肃认真地工作态度。除此之外,你还要有治病救人的真本领。也就是精良的医术。精良的医术从那里来?一方面从书本文献上来,从前人的经验教训中来,更重要地是从临床实践中学习,要严密、细心的观察病情,认真思考,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同时,还要善于虚心向别人学习,向上级大夫学习,向同级大夫学习,向下级大夫学习。总之,向一切人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来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千万不能自以为是,高傲自大,目空一切,老子天下第一。有了这种思想你就会停止不前。其实这种人是“井底之蛙”,他不知道天外有天,学无止境。除此之外,还要养成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和艺术。以取得病人的信任。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调动病人内在的积极因素,以获得更大的治疗效果。也减少不必要的临床纠纷。总之,学的方法是“学习、实践、思考”。
我基本上按照上述原则去指导我的学生任选义的。他很听话,注意自己的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很努力刻苦,进步很大,已获得医学硕士学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已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又获得到德国进修三个月的机会。在医疗技术上有明显的飞跃。这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而老师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希望他不要辜负领导和老师的期望,今后的路还很长,希望他越走越远,越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