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要想成为高素质干部,修身无疑是一条重要方法,而“言、貌、视、听”就是干部修身的入手处。
言,就是指对说话提出的要求,意思是言语正准,则天下大治。作为党员干部,要将言语提到治国理政的高度来对待,从严要求自己。
一是要明白言语事关荣辱。言为心声,内心对党没有信念,言语必然与党背道而驰。从一些落马官员来看,正是因为其丧失了信念,才会在重大问题上发表违背中央精神的言论。
二是要明白语言是管理天下的有效工具,要善用语言。语言有自己的功用,也有自己的魅力,有的人说话就能够吸引周围的人;有的人说话则使人避之唯恐不及。领导干部应深知语言的效用,正确使用语言,学会与群众交流沟通,学会组织引导群众,说出来的话就会对群众产生作用。
三是要懂得语言和我们自身修养密不可分,要纯洁言语。语言不仅与修养关系密切,也和价值观、道德观丝丝入扣。修养越高,火候越老到,表现为对人心和环境的观察、分析、判断越准,语言能力越强,领导力越高。
貌,就是个人外在形象的表现,更是个人综合素质、内在态度的体现。党员干部是民众的楷模、是先进的代表,必须给群众一种清新锐气、亲切朝气、严谨正气的形象,否则如何能赢得群众拥护、信赖和爱戴?
《诗经》中有对外貌的描写:“清明在躬,志气如神。”领导干部每天都在与人打交道,貌都会给群众留下感觉,而群众时刻都在内心给我们打分。这种感觉、这种分数,就是群众对组织的评价。党员干部的貌看似小事、平常事,却事关组织在群众中的形象与威望。
因此,领导者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外部形象与内在气质相统一。“貌作恭,恭作肃”。对貌的要求是恭敬,恭字从心,以诚为本,目的是肃己正人。人的精神面貌不是依靠名牌名表体现,而是靠内在严谨的修养。一个人如果将党的威望、群众冷暖记在心头,表现出来的就是一股亲和而庄严的力量。
视是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说:“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就是“视”。党员干部应以政治性为第一位,提高政治敏锐力,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分析、判断,不仅仅要正面看,也要反面看,还要侧面看,既要学会从上面看也要学会从下面看,也就是说要多角度、多方位才能进入最佳的观察状态,这样才能保持党员的党性和政治的纯洁性。
视也是修养准则。孔子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党员领导干部要深知自己无时不处在群众的监督之中,修养好不好,群众一看便知;对自己严不严,群众是十目所视,一览无遗。因此,不要心存侥幸,更不要抗拒监督。
听,即听声音。听闻广远就能善谋。
党员领导干部要为群众谋利益,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接地气、通下情,‘身入’更要‘心至’”。这不仅是治国理政的大法,更是中央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要求。要做到“心至”,就需要党员领导干部“空其心”,先把自己的主观成见排除,各方倾听再作综合判断。既要听表扬的话,又要听逆耳忠言,而不能仅仅是听一家之言,表扬者往往讲利,批评者往往讲弊,只有两面兼听,才能看清利弊,一碗水端平。
总之,言貌视听事关人的心术、仪容、方法和作风,是干部修养的统一整体。治党先治党员的心,治心先治言貌视听。(刘绪义 周玉良)